产品信息    产品评价   关于度高   音响之想   经销名录  相关链接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一、高保真音响之迷

     迷——着迷、迷惑、迷失、迷津……

    普通音响无迷可言,即使顶级的专业音响也如是。只有发烧音响——高保真音响有此“迷”字。何故?

    先有为音响发烧着迷的人,后才有迷迷糊糊的发烧音响。

    着迷——探究——不得解——迷惑——反复尝试——迷失……这就是音响发烧的迷津之路。

    音响如果是和冰箱、洗衣机、电视机一样的东西,发烧友就不会存在。可是音响不止是一样电器,不止是一个信息终端,她是人类艺术中最精美的花朵——音乐的再现平台。她还要表达感情、彰现思想。如此的产品,不单是电子工业的商品,更是一件艺术品,拥有令人着迷的魅力和理由。

    1.1 迷之主观:

    主观听音之迷是发烧音响之第一迷。

    一些器材的声音差异在一般人听来是“充耳不闻”,但在竖耳监听的发烧友听来差别悬殊。

    更有不同的发烧友对同一件(套)器材褒贬不一,无有定准。

    1.2 迷之客观:

    有个恰当比方:无人可以完全理解和解释不同电源线对声音产生影响的理由或定律。

    其它如各种几乎无差异的电子元件在声音上的显著差异,乃至于设备支撑物(如机脚)材质和几何形状引起的声音差异,

    也是扑朔迷离,更不用说电路设计的差异。

    看起来、测起来都差不多,听起来很多差别,是为发烧音响的客观之迷。

    一切都在影响声音,发烧音响如同N多元未知数的方程式,其解是:好声,如下式:

          a+b+c-dxe/f+x-y-z+r*s*w+.....=好声

    左边都是未知数,无人可轻易得解,无人可完美得解。

    以上,大致叙述“迷”之所在,这些迷也许是些非常浅显的物理参数所至,也许又深不可测直到久远的未来。所有围绕发烧音响的话题都只能作为一家之言,良言甚多,乱语更众,鱼目混珠,泥沙俱下,无慧心、慧耳,难辨别真伪。

二、音响发烧友何许人?    

    发现有很多专业从事于音响、音乐甚至录音的人他们都满足于一些普通的音响设备,对于音色、音场、质感等这些发烧友非常关注的声音参数几乎没有概念。如果他们听到一套“非常发烧”的优质音响,当然也是惊奇和激动,但却不明白这样的是如何搭配、调校得来。所以音响发烧友是真正懂得音响的一类人,他们挑剔、讲究,个个都有鉴赏家的气质;他们主观、执着,个个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。反过来,只有具备以上特点的人才可能称为发烧友,脾气随和的、不加深究的人多半做不了发烧友,所以女人中稀有音响发烧友。

    音响发烧友是具有品味的一些人,不但会品音响,也会品茶、品酒、品烟……

    音响发烧友个性多半强烈,即使外表儒雅,而内心充满自我意识……

    音响发烧友多半好奇心强,充满尝试的冲动——或者在生活工作上不敢冲动就在音响上冲动……

    他们是人群中的精华——注意,没说不是发烧友的就不是精华。

三、发烧音响何物?

    是一些发烧友为另外一些发烧友设计制作的东西。此话怎讲?

    设计发烧音响的都是发烧友,绝无疑问。

    自己觉得自己烧得有经验,有学问,有道道了,就做些东西传播她的发烧之道,这就是设计发烧音响的设计师们。

    销路好,得到认可多的,证明他的道道也是不错的。反之,证明没什么道道,只好关门,再练烧功。

    发烧音响厂家没有发烧设计师,很快就会丧失光彩、停业、转业(做非发烧音响)、关门……

    但一个发烧音响厂家的设计师烧温过高——烧到理性迷糊,他也会倒霉甚至使得他所在的公司损失或关门。

    烧在激情,不灭因理性,是谓发烧之大道。

    做人要度大,发烧要度高。

四、声音的真理

    根据笔者十余年从事音响设计的经历,证明每一点“好声”的来源都一个确定的科学背景,迷是在未知的阶段,而一旦发现到其物理背景,立刻豁然开朗。

    好声音之所以难为,是因为一些被人忽视的细微部分的参数变化。

    如果迷惑,只能承认还不懂,除此之外,别无其他。

    很多声音的真理性东西掌握在器件设计和整机设计师手里,他们虽然清楚很多声音后面的奥秘,但不会说出来,原因当然是再简单不过了。

五、请读下章:声音的哲学

    谢谢阅读。

   最后编辑:2005.01.16      


返回顶部
返回主页